共和國大事記:1954年
2009-09-24 09:09 來源:中華印刷包裝網 責編:樂軒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954年9月 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開幕。到會代表1210人,這次會議的任務是:制定憲法;制定幾個重要法律;聽取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選舉新的國家領導人。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主持了開幕式,并致開幕詞。劉少奇同志向大會作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大會一致通過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宣布了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以《共同綱領》代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過渡狀態的結束。
在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周恩來作了《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外交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了各項工作中還存在的缺點和問題,提出了今后社會主義建設方面的任務。大會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選舉劉少奇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大會根據毛澤東主席的提名,任命周恩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國的正式確定。
萬隆會議
1955年4月18~24日, 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亞非會議,又稱萬隆會議。會議反映了亞非人民團結一致、爭解放、謀和平、求發展的強烈愿望,確立了以“團結、友誼、合作”為標志的萬隆精神。這次會議由緬甸、錫蘭(今斯里蘭卡)、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5國發起,中國政府總理周恩來率代表團參加。會議廣泛討論了民族主權和反對殖民主義、保衛世界和平及與各國經濟文化合作等問題。會議期間,某些原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國家利用一些國家制造紛爭和矛盾,并對中國發出詆毀性言論,企圖分裂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在中國和大多數與會國努力下,會議一致通過了包括經濟合作、文化合作、人權和自決、附屬地人民問題和關于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亞非會議最后公報》,確定了指導國際關系的10項原則。這10項原則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引申和發展。會議號召亞非各國團結一致、和平相處、友好合作、共同反對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被稱為萬隆精神。
1954年9月 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開幕。到會代表1210人,這次會議的任務是:制定憲法;制定幾個重要法律;聽取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選舉新的國家領導人。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主持了開幕式,并致開幕詞。劉少奇同志向大會作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大會一致通過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宣布了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以《共同綱領》代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過渡狀態的結束。
在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周恩來作了《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外交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了各項工作中還存在的缺點和問題,提出了今后社會主義建設方面的任務。大會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選舉劉少奇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大會根據毛澤東主席的提名,任命周恩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國的正式確定。
萬隆會議
1955年4月18~24日, 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亞非會議,又稱萬隆會議。會議反映了亞非人民團結一致、爭解放、謀和平、求發展的強烈愿望,確立了以“團結、友誼、合作”為標志的萬隆精神。這次會議由緬甸、錫蘭(今斯里蘭卡)、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5國發起,中國政府總理周恩來率代表團參加。會議廣泛討論了民族主權和反對殖民主義、保衛世界和平及與各國經濟文化合作等問題。會議期間,某些原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國家利用一些國家制造紛爭和矛盾,并對中國發出詆毀性言論,企圖分裂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在中國和大多數與會國努力下,會議一致通過了包括經濟合作、文化合作、人權和自決、附屬地人民問題和關于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亞非會議最后公報》,確定了指導國際關系的10項原則。這10項原則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引申和發展。會議號召亞非各國團結一致、和平相處、友好合作、共同反對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被稱為萬隆精神。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