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中國互聯網正處于變革前夜
2010-12-23 13:42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Victoria
- 摘要:
- 騰訊希望做互聯網上的水和電。騰訊目前的海量用戶及我們擁有的業務數量,也為我們下一步的發展及創新提供了現實的基礎。過去,創新是騰訊取得今天成績的重要驅動力;未來,創新依舊是驅動騰訊發展的最主要動力,還會加強。
【CPP114】訊:未來,創新依舊是驅動騰訊發展的最主要動力。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整個行業的分工合作,中文互聯網必將成為國際市場上最重要的創新及引領力量之一中國互聯網正處于變革前夜 ——專訪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
開放和共享
記者:如何評價中國互聯網的創新現狀和趨勢?
馬化騰:過去10多年來,包括騰訊在內的中國互聯網走過的歷程一直不乏創新。
現在互聯網計算機信息技術越來越走向大眾,互聯網越來越“傻”,越來越易于使用,而這需要后臺有非常聰明的技術在支撐。一家企業或者幾家互聯網企業,其研發實力是不足以滿足未來日益個性化、日益復雜化的需求的。所以最近騰訊提出云組織和云創新的概念——也就是說通過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社會的各個資源可以在需要時快速聚集起來,在完成任務后又立刻消散,能夠進行下一輪新的組合。我們認為這個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
記者:您曾經說過,騰訊的夢想不是讓自己變成最強、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在您的理解中,什么樣的公司是“受人尊敬的公司”?
馬化騰:騰訊公司的愿景是“做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12年來,這是騰訊一貫的目標。是否能達到這個愿景,我想應該交給大眾來評判。
我想說的是,在度過了早期求生存的階段后,隨著企業不斷成長,我們已越來越感覺到,在求發展過程中如何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將是騰訊未來繼續成長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為什么這么說?隨著騰訊實力越來越強大,我們也感覺到能力越大,身上擔子越重,責任也越大。騰訊不是一個孤立存在的企業,它和非常多的合作伙伴、企業、社會、政府、用戶息息相關,我們越來越感受到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是為股東負責,或者為投資人負責,或者為員工負責,更重要的是要為我們用戶、社會承擔起重要的責任。
記者:您在12月5日公開表示,騰訊從那天起將步入為期半年戰略轉型籌備期,轉型原則是開放和分享。對此有何規劃?
馬化騰:開放和分享并不是一個宣傳口號,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開放很多時候被用作一個姿態,但是我更理解這是一個能力。分享不是一個愿景,更多是說你如何建立一個可執行的制度,才去執行你的分享和共享。所以,在自身的能量和能力還沒有達到一個更高水平的情況下,或者很多制度沒有建立完善的時候,去談開放分享對人對己都是不負責任。
我們提出半年時間轉型,我們希望這是一次慎重、徹底、完整的轉型。我們預計半年后的2011年6月5日,大家將會看到騰訊很多舉措。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有一系列活動展開。
我們希望能建立一個安全、開放、透明的云,將QQ從純粹的客戶端變成一個可以通過Web、通過手機各種終端來訪問的平臺,并支持騰訊產業鏈的合作伙伴所有微創新的服務。
中文互聯網正在崛起
記者:您個人是伴隨中國互聯網一路成長起來的,回顧這十幾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馬化騰:互聯網的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騰訊的成功有很多因素,但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是我們最大的財富。如同打開了一扇扇大門,改革開放給了中國人重新打量認識世界的機會,也給了那些血液躁動的年輕人創業成長的機會。
同時,互聯網是個變化很快的行業,競爭非常激烈。12年來,我最深刻的體會是,騰訊從來沒有哪一天可以高枕無憂,我們每天都如履薄冰,始終擔心某個疏漏隨時會給我們致命一擊,始終擔心用戶會拋棄我們。
因此,我們一直奉行的信條是“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我認為,這是騰訊能夠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原因,也是互聯網經濟的核心要素之一。
記者:中國互聯網是否已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如何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馬化騰:我個人不是很贊同這樣的觀點。事實上,我一直認為,中國互聯網仍然有很大的機會。譬如搜索和電子商務,還有網絡廣告,我們還有很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
關于中國互聯網的可持續發展,我還是要強調一個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的重要性,只有“陽光下的競爭及合作”,用戶及消費者才能最終受益,產業也才能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記者:成長為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一直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夢想,騰訊對此有何期待?
馬化騰:中國互聯網正處于一個變革前夜,我們非常榮幸見證這么一個歷程。最近,我們也注意到,優酷、當當這些互聯網公司在美國股市再次掀起中國概念熱潮。這些都是中文互聯網逐漸崛起的表現。
騰訊希望做互聯網上的水和電。騰訊目前的海量用戶及我們擁有的業務數量,也為我們下一步的發展及創新提供了現實的基礎。過去,創新是騰訊取得今天成績的重要驅動力;未來,創新依舊是驅動騰訊發展的最主要動力,還會加強。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整個行業的分工合作,中文互聯網必將成為國際市場上最重要的創新及引領力量之一。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互聯網之爭已成信息入口之爭 “引擎”價值在哪里
英研究顯示互聯網使用不影響印刷報紙營利
漢王科技公司獲頒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互聯網超越印刷媒體成為俄羅斯第二大廣告媒體
開放和共享
記者:如何評價中國互聯網的創新現狀和趨勢?
馬化騰:過去10多年來,包括騰訊在內的中國互聯網走過的歷程一直不乏創新。
現在互聯網計算機信息技術越來越走向大眾,互聯網越來越“傻”,越來越易于使用,而這需要后臺有非常聰明的技術在支撐。一家企業或者幾家互聯網企業,其研發實力是不足以滿足未來日益個性化、日益復雜化的需求的。所以最近騰訊提出云組織和云創新的概念——也就是說通過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社會的各個資源可以在需要時快速聚集起來,在完成任務后又立刻消散,能夠進行下一輪新的組合。我們認為這個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
記者:您曾經說過,騰訊的夢想不是讓自己變成最強、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在您的理解中,什么樣的公司是“受人尊敬的公司”?
馬化騰:騰訊公司的愿景是“做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12年來,這是騰訊一貫的目標。是否能達到這個愿景,我想應該交給大眾來評判。
我想說的是,在度過了早期求生存的階段后,隨著企業不斷成長,我們已越來越感覺到,在求發展過程中如何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將是騰訊未來繼續成長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為什么這么說?隨著騰訊實力越來越強大,我們也感覺到能力越大,身上擔子越重,責任也越大。騰訊不是一個孤立存在的企業,它和非常多的合作伙伴、企業、社會、政府、用戶息息相關,我們越來越感受到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是為股東負責,或者為投資人負責,或者為員工負責,更重要的是要為我們用戶、社會承擔起重要的責任。
記者:您在12月5日公開表示,騰訊從那天起將步入為期半年戰略轉型籌備期,轉型原則是開放和分享。對此有何規劃?
馬化騰:開放和分享并不是一個宣傳口號,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開放很多時候被用作一個姿態,但是我更理解這是一個能力。分享不是一個愿景,更多是說你如何建立一個可執行的制度,才去執行你的分享和共享。所以,在自身的能量和能力還沒有達到一個更高水平的情況下,或者很多制度沒有建立完善的時候,去談開放分享對人對己都是不負責任。
我們提出半年時間轉型,我們希望這是一次慎重、徹底、完整的轉型。我們預計半年后的2011年6月5日,大家將會看到騰訊很多舉措。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有一系列活動展開。
我們希望能建立一個安全、開放、透明的云,將QQ從純粹的客戶端變成一個可以通過Web、通過手機各種終端來訪問的平臺,并支持騰訊產業鏈的合作伙伴所有微創新的服務。
中文互聯網正在崛起
記者:您個人是伴隨中國互聯網一路成長起來的,回顧這十幾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馬化騰:互聯網的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騰訊的成功有很多因素,但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是我們最大的財富。如同打開了一扇扇大門,改革開放給了中國人重新打量認識世界的機會,也給了那些血液躁動的年輕人創業成長的機會。
同時,互聯網是個變化很快的行業,競爭非常激烈。12年來,我最深刻的體會是,騰訊從來沒有哪一天可以高枕無憂,我們每天都如履薄冰,始終擔心某個疏漏隨時會給我們致命一擊,始終擔心用戶會拋棄我們。
因此,我們一直奉行的信條是“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我認為,這是騰訊能夠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原因,也是互聯網經濟的核心要素之一。
記者:中國互聯網是否已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如何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馬化騰:我個人不是很贊同這樣的觀點。事實上,我一直認為,中國互聯網仍然有很大的機會。譬如搜索和電子商務,還有網絡廣告,我們還有很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
關于中國互聯網的可持續發展,我還是要強調一個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的重要性,只有“陽光下的競爭及合作”,用戶及消費者才能最終受益,產業也才能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記者:成長為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一直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夢想,騰訊對此有何期待?
馬化騰:中國互聯網正處于一個變革前夜,我們非常榮幸見證這么一個歷程。最近,我們也注意到,優酷、當當這些互聯網公司在美國股市再次掀起中國概念熱潮。這些都是中文互聯網逐漸崛起的表現。
騰訊希望做互聯網上的水和電。騰訊目前的海量用戶及我們擁有的業務數量,也為我們下一步的發展及創新提供了現實的基礎。過去,創新是騰訊取得今天成績的重要驅動力;未來,創新依舊是驅動騰訊發展的最主要動力,還會加強。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整個行業的分工合作,中文互聯網必將成為國際市場上最重要的創新及引領力量之一。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互聯網之爭已成信息入口之爭 “引擎”價值在哪里
英研究顯示互聯網使用不影響印刷報紙營利
漢王科技公司獲頒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互聯網超越印刷媒體成為俄羅斯第二大廣告媒體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