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中的“草漿”與“木漿”(cpp114觀點)
2006-09-15 00:00 來源:中華印刷包裝網 劉瑩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中華印刷包裝網 劉瑩
中國的“造紙術”歷史久遠,在應用方面令世界各國欽佩。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加工制造業生產能力普遍過剩的現階段,造紙是屬于典型的需求拉動型產業。因此,造紙工業可算得上是一個“永不衰竭”的朝陽工業。可也正因如此,對環境的破壞也隨之成了一個棘手的“歷史遺留問題”。盡管國際上已經普遍采用木材造紙,但建國以來,出于節省成本、節約森林資源的考慮,我國造紙業沿用了麥草作為造紙的主要原料。麥草隨處可見,輕便好用,經濟實惠,加上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技術主要針對草料制漿,所以政府也未能有意扶持“木漿技術”。于是這么多年下來我國的中小草漿造紙企業“遍地開花”,看似繁榮的背后又隱藏了什么樣的隱患呢?
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草漿造紙帶來的弊端正在不斷凸顯。首先,這種造紙企業通常規模較小,其原因有二:一是大部分草類的收割必須集中在某一季節,這就要求草漿廠必須在一個時段內完成全年的原料采購,龐大的堆放場地、原料長期日曬雨淋造成的損失,都令草漿廠非常頭疼;二是由于草類纖維原料運輸半徑比木材小,所以草漿廠只能設在原料產地附近,規模受到原料供應量的限制。南京林業大學李忠正教授就曾經說過:“草漿廠的規模都不可能很大,其技術裝備水平相對于大規模的木漿生產相差了幾十年,目前我國最大的草漿生產線只有10萬噸,大多是1~3萬噸。而草漿廠的污染治理水平與其規模有很大關系。”如此規模的企業,不僅無法實現技術上的自我更新,同時對造紙廢液的污染處理也沒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加上草漿料自身的特點,也決定了它很難生產出高檔文化用紙。這已充分說明“草漿”原料不能順應歷史潮流了。
反觀“木漿造紙技術”的應用在現階段來說,無疑是一種主流方向。不僅可以抄造出更高質量的紙類產品,同時也是從源頭杜絕了造紙工業的污染。草漿黑液由于其含硅量大、粘度高、濾水性差,造成草漿黑液提取率低,一般只有80-85%,相比較而言木漿造紙可達到95%以上。其次,堿回收率低,草漿一般只有65-75%,而木漿廠甚至可達98%。再者,用水量大,國家規定的指標為每噸130立方米,先進的國內木漿廠可達到每噸36.2立方米。因而草漿廠中段廢水排放的污染物量比木漿廠高出將近6-7倍。
近年來草漿廠污染問題隨著化工原料的進一步使用,有愈演愈烈之勢。而受其原料特點的限制,它的環保問題現今還無法根本解決,甚至和木漿還存在一定差距。那么,中國造紙業能否改變以草漿造紙的老路,走以林木造紙的新途?盡管有專家指出,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又將面臨原料采集對森林資源造成的破壞問題。畢竟中國人均占有林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不妨學習一下發達國家的經驗,他們的造紙業是以木材為主要纖維原料,但人工速生林的大量種植,森林砍伐種植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備,許多造紙業發達的國家雖然大量使用木材造紙,但其森林總面積不減反增,林業甚至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手段,在這些國家中,造紙業已進入到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的行列。
有了這些值得借鑒的例子,我國近年來的“林紙一體化”工作已由原先的專家討論階段,正式近入了地方試點。盡管在“我國應該采用什么樹種發展人工速生林”、“桉樹是否適合我國引進種植”、“林業的發展如何和當地人民經濟利益掛鉤”、“個人資產是否可以投資國有林產”等方面專家尚有分歧,但是已經試點的幾個地區已經為市場提供了大量優質的木漿。接下來只要遵照科學的方法,循序見進,應該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個在中國提出近二十年的發展路線,“林紙一體化”一直走得步履蹣跚。如今在政策、資金、技術、體制等方面的突破,它的發展到了提速的時機了。近期很多省份也紛紛定出時間,限定草漿紙的最后使用日期。根據我國造紙產業結構的規劃,到2010年造紙工業原料中木漿的比例將從目前的6%提高到20%,整整提高3倍。造紙原料——木漿的優異性將日益顯現!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