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踊蹿市场营销有限公司

  • 用戶名
  • 密碼
  • 產品
供應
求購
公司
資訊
展會
評論訪談專題話題印搜動態
國內國際環保視頻產品導購
活動展會設備印品世界
行業動態企業動態營銷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統計商機
印前印中印后包裝器材耗材油墨
膠印數碼標簽CTP紙箱創意絲印柔印其他
展會專題企業專題資訊專題技術專題
文化人物社會
展會預告會議預告展會資訊國內展會國際展會推薦展會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您當前位置: CPP114首頁> 新聞頻道> 國內> 正文

云南古代版印技術對印刷術發明的貢獻

2012-08-17 08:57 來源:云南日報 責編:陳培

摘要:
南詔大理國時期的云南少數民族,在制作當地盛行的模印梵、漢文磚瓦,以及雕刻業火葬墓梵文經咒碑幢的過程中,無意中為我國版印技術的發明奠定了萌發的基礎,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毫不夸飾地說,云南古代民族是我國印刷術起源的奠基者,他們對華夏文明所做的巨大貢獻永遠值得贊譽和載入史冊。

  《佛說長壽命經》是版印還是寫本。大理國時期《佛說長壽命經》是否為版印佛經及其相關問題,也能證實大理國肯定已有版印技術的存在!斗鹫f長壽命經》是1956年大理鳳儀鎮北湯天董氏宗祠中發現的大理國經卷之一,現存云南省博物館。張秀民先生將此經卷定為大理國時期的木刻版印本(參見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李曉岑先生認為是“誤定,該經卷應為寫經”(參見李曉岑:《白族的科學與文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但文中既未說明“誤定”的原因,也不曾說“應為寫經”的根據是什么。我的看法是,《佛說長壽命經》為大理國時期的版印經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佛說長壽命經》(以下簡稱《長壽經》)的文字風格及其結構。細觀《長壽經》的文字,很明顯是由前后截然不同的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為《長壽經》原文,后半部分為敬奉佛經者書寫的發愿文。因為發愿文的篇幅較短,但內容及書寫格式卻很重要。故將其全文照錄于后(文中的標點為引者所加):

  “謹具奉佛:祈祥弟子董圓通鼎、助道春姐資為幼男延壽、郁女妙清、堂親董金剛梁、私下奴成及牛馬六畜等。伏愿紫云蔭下,四百四病而不侵;智炬光中,三毒三災而除凈。祛疾病于他方,求祿命以延長。追為慈妣亡人王氏金鳴貴、故姐董氏藥師羌等魂神往凈邦,識歸樂土,情與無情,共成佛道。”

  如果我們再詳細觀察《長壽經》的紙張結構、文字風格及布局格式等特征,同樣表現出前后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前半部分佛經原文用細密的淡黃蠟紙,文字規整,筆畫均勻,剛勁有力,無錯訛涂改,行距筆直,滿行無一例外地均為17字,上下端皆有整齊的邊框線;后半部分發愿文則為粗疏的灰白棉紙,書寫隨意,筆畫不勻。且墨書中夾有朱文,行距不端正,滿行字不等,文字上下端無邊框線。很顯然,《長壽經》的前后兩部分并非同一時間、同一筆者書寫而成,而且兩者之間的粘接痕跡也清晰可見。鑒于上述現象,我的初步判斷是:《長壽經》的前半部分經文為刻本版印而成,后半部分的發愿文則為手寫體。之所以出現上述情況,我的看法是,因佛教為大理國時期的國教,信仰者及禮佛、奉佛者甚多,上自國王下到一般平民大抵皆如此。因為社會上佛事活動頻繁,對佛經的需求量也大,然而奉佛和發愿者不可能人人都有條件為佛祖“敬刊”和“敬造”一卷或一冊佛經,于是善男信女們只能從市場上購買一卷現成的版印佛經(根據不同用途購買不同類型的佛經),然后在卷尾另粘接一紙書寫發愿文,既省事、又省錢,同樣能體現向佛祖“敬刊”或“敬奉”佛經的許愿,達到“祛疾病于他方,求祿命以延長”的目的,而且各個方面也都能說得過去。

  大理國時期寫本佛經和刻本佛經的明顯差異。大理國寫本和版印佛經是有明顯區別的,一般不容易混淆。如鳳儀鎮北湯天董氏宗祠發現的寫本佛經《通用啟請儀軌》一卷,其卷尾題記為:“爰有佛弟子持明沙門釋照明俗諱楊義隆,為幼男楊隆俊為己人為敬寫諸佛、菩薩、金剛等啟請業一百張一卷……時保天八年歲御丙辰九月十五日謹記。”并鈐有“大理國印”,現藏云南省圖書館【按:“保天”為大理國16代王段正嚴(亦名段和譽)紀年,八年當宋高宗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又如20世紀40年代,吳乾就先生在大理下關發現一卷趙泰升于大理國時期寫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尾題記為“大理國灌頂大阿左梨趙泰升敬造大般若經一部……時天開十九年癸未歲中秋望日大師段清奇識”,背面鈐有“皇帝圣德豐載玄珠”及“灌頂阿左梨釋智生為法界有情等敬造”印,現藏云南省博物館【按:“天開”為大理國19代王段智祥紀年,十九年當宋寧宗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通過大理國時期《通用啟請儀軌》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兩部寫本經卷,與版印《佛說長壽命經》的對比研究,兩者之間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寫本佛經的行距不規整,滿行字數不固定,字體字形不規范,行書、草書、楷書混用,筆畫粗細不均勻,尤其是多處錯漏字處有填補、涂改、朱筆旁批及圈點符號較多,大大影響了佛經表面的整潔與美觀。這些同一時期寫本佛經的特點,在大理國時期的《佛說長壽命經》及《大方廣佛華嚴經》等刻本經卷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大理國與元代刻本佛經的比較。大理國時期,云南已有數量較多的版印佛經發現,這從鳳儀北湯天董氏宗祠和大理佛圖寺塔出土的佛經中已得到證實。如佛圖寺塔出土的一卷《大方廣佛華嚴經》,紙本,卷軸裝,楷書,上下端均有邊框線。長630厘米,寬30厘米,F存大理市博物館。此卷佛經行距端直、均勻,滿行17字(與前述《佛說長壽命經》同),字跡清晰,字體統一,無一涂改,更無錯漏填補及旁批圈點。因系殘卷,故未見紀年題記。但從其版式、字跡、紙張及行文等特征看,無疑是大理國時期的刻本佛經。又如與大理國刻本佛經同出于佛圖寺塔的一冊元代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刻本佛經,紙本,經折裝,楷書,上下端均有邊框線。每開寬10厘米,高30厘米,現存大理市博物館。卷首有綿紙裝裱的“童子拜觀音圖”,前五開繪“南無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會圖”,卷尾題記為“蒼山僧人趙慶刊造”。經文每開6行,滿行17字,行距均勻、端直,字跡整潔、清晰。說明元代云南版印技術雖較大理國時期又有所提高(如圖文并茂等),但從其紙質、版式、字跡、滿行字數及版面清潔度看,仍然是一脈相承的。

  云南版印技術的發展歷程及特征

  我們在探討云南古代版印技術的起源、演變、成熟的發展歷程中,以及云南古代民族對華夏文明所做的巨大貢獻研究中,的確是有過許多深刻感受的,概括起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南詔大理國時期,云南少數民族在制作當地盛行的模印梵、漢文磚瓦,以及雕刻業火葬墓梵文經咒碑幢的過程中,無意中為我國版印技術的發明奠定了萌發的基礎,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毫不夸飾地說,云南古代民族是我國印刷術起源的奠基者,他們對華夏文明所做的巨大貢獻是永遠值得贊譽和載入史冊的。

  前述《全唐文》載唐文宗太和九年馮宿奏禁劍南兩川民間日歷一事,很可能是唐劍南西川節度使所管轄的巂州及姚州等地少數民族所為。也就是唐德宗貞元十年唐蒙關系重歸于好后,劍南西川節度使署新設的“云南安撫使”領地。因版印技術在當地民間流行已久,官方在少數民族地區又不便采取過激的、帶有強制性的禁令。因此,我頗懷疑嶲州和姚州所屬州縣的百姓不僅是私印日歷、從中牟利的積極參與者,也是這一違法活動的“乖敬授之道”者。因為在此禁令下達之前的近百年間,他們早已熟練地掌握了刻字模(甚至反刻字模)及版印等技術,只是當時的印刷品不是日歷,而是建筑材料磚瓦上的梵、漢文字。

  云南古代的版印業,大致形成于南詔晚期(最早不超過中期)至大理國初期,至大理國中期已相當盛興。在此之前,當地雖有版印術,但大都模印在有字磚瓦的泥坯上。印模都是木制的,根據字數的多少,印模的大小亦有區別。大多數印模為反刻正印,印文看起來很順眼;也有少量為正刻反印,印出的文字很別扭,有損美觀。從南詔至大理國初,由于云南佛教逐漸盛興,許多佛塔與寺廟建筑上均需大量印有梵、漢文字及佛教圖畫的有字磚瓦;加之當時民間火葬流行,許多火葬墓上的碑幢亦多梵、漢文經咒及佛教造像。因主持建造者及工匠們不懂梵文,于是在當時市場上便出現許多梵文樣本的紙質印刷品(類似元明時期彝族畢摩版印的“甲馬”之類),以便阿叱叻僧及工匠參照使用。后來隨著版印技術的不斷提高,云南民間也開始整卷、整冊地版印佛經。同樣隨著版印技術的不斷成熟,寫本經卷則逐漸減少,至元明以來更難見到。有清一代,寫本經卷在民間已基本上絕跡了。

  在大理佛圖寺塔和風儀北湯天董氏宗祠發現的大理佛經中,既有大理國時期版印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也有元代中、晚期版印的同名佛經。因時代相距較遠,兩者的版印風格自然會有一定差異(但上下端均有邊框線,滿行均為17字等基本格式仍然相同)。有的研究者往往利用這些非本質的差異,即以元代的版印佛經,用來否定大理國版印經卷的存在,這顯然是不太恰當的。正如我們不能用20世紀80年代產的解放牌汽車,否定50年初解放牌汽車的存在一樣。更何況,大理國中期至元代晚期已有200余年的歷史了,版印技術的風格、款式還能一樣嗎?
分享到: 下一篇:日本:預測2012年7-9月機械訂單減少
  • 【我要印】印刷廠與需方印務對接,海量印刷訂單供您任意選擇。
  • 【cpp114】印刷機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對接,讓客戶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購低于市場價5%-20%的印刷耗材,為您節省成本。
  • 【印東印西】全國領先的印刷品網上采購商城,讓印刷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