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踊蹿市场营销有限公司

  • 用戶名
  • 密碼
  • 產品
供應
求購
公司
資訊
展會
評論訪談專題話題印搜動態
國內國際環保視頻產品導購
活動展會設備印品世界
行業動態企業動態營銷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統計商機
印前印中印后包裝器材耗材油墨
膠印數碼標簽CTP紙箱創意絲印柔印其他
展會專題企業專題資訊專題技術專題
文化人物社會
展會預告會議預告展會資訊國內展會國際展會推薦展會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您當前位置: CPP114首頁> 新聞頻道> 國內> 正文
膠印油墨
膠印材料
絲印材料

息烽造紙--一道關乎文化的記憶

2013-05-16 09:32 來源:息烽縣新聞中心 責編:陳莎莎

摘要:
遠古的中華文明以象形文字起源,一管毛筆,一張薄紙,一硯墨汁,支撐起整個文化的重量。因此,造紙不僅是文化,更是文化中的文化。貴州造紙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全國占有突出地位,而息烽造紙,在貴州曾有一席之地。

  為攻克技術上的難關,息烽縣工商科對西、南山紙的質量和生產方法作了大量調查,1951年8月,縣工商科召開技術研究會議,為克服造紙的紙質松、拉力差、背面有石砂、不光潤、寫字浸水等缺點,決定在竹料中加刺竹、方竹和松香膠、硫酸鋁;煮料要煮得熟,爛得好;錘料要錘破洗凈,預防泥沙掉入料內。具體的工藝流程是:破麻→捆漿把→泡麻→漿料(加石灰)→蒸煮生料→捶打洗凈→蒸煮熟料(加堿)→泡麻(加豆漿)→碾麻→篩選→入舀槽(加松香、硫酸鋁)→舀紙(用竹廉)→烤焙(用焙籠)→打包。
  
  采取上述措施和工藝后,攻克了技術上的難關,解決了不抗水的毛病提高了毛邊紙的質量。1952年9月,在貴州省土紙評比會上,息烽產毛邊紙被評為第一名,并與貴州省供銷合作社簽訂了包銷合同。同年10月,轉為地方國營,更名為息烽縣人民造紙廠,息烽縣財政撥款0.84萬元,將西、南山紙廠改為造紙車間。
  
  1953年2月9日,更名為息烽縣造紙廠,息烽縣財政撥款1.4萬元,將原來遺留的8個紙槽全部修復投產,并更新了部分造紙設備。當年的產量達48噸,比1952年增加了10.56噸,上升了28.2%。
  
  1954年,息烽縣紙廠開展增產節約和勞動競賽活動,改良了工具,利用畜力或水力代替人工碾麻;西山造紙車間用木料自制土打漿機,代替人工打漿。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效,每槽紙從原來的6擔,提高到7.5擔,個別槽高達9擔。1956年,南山造紙車間新增4個紙槽,擴大了毛邊紙的生產能力。1957年,息烽縣造紙廠被評為貴定專區先進廠。
  
  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息烽縣紙廠管理混亂,未及時組織收購竹麻,以至于收購原材料從原來每年50萬公斤,減少到15萬公斤。12月,息烽縣財政撥款0.9萬元,開始在北門河邊興建廠房,將玄天洞廟宇拆作修建熬膠房之用。另撥0.5萬元,作南山征收竹麻價款。1959年,為解決原材料不足,開始利用稻草試制衛生紙。1960年以后,毛邊紙產量逐漸下降,1962年,西山車間由于原材料和燃料收購困難而停產,南山車間產量6.9噸,1964年至1965年雖有所回升,年產僅24噸多。1965年,隨著全國造紙工業的發展,毛邊紙逐漸被淘汰,縣供銷社停止了收購,積壓50多擔(合32.5噸)。10月,南山造紙車間停產。1966年1月,西山、南山造紙車間宣告關閉,完全結束了毛邊紙的生產歷史。從1951年到1965年,15年來,息烽縣造紙廠共生產毛邊紙610.05噸,累計工業總產值143.5萬元,繳納稅金7.15萬元,盈虧相抵,凈盈利2.17萬元。
  
  1966年以后,息烽縣造紙廠經過不斷改造,從手工操作發展到機械化生產,從單一產品發展到可生產多種產品的企業,1973年,息烽縣造紙廠被貴州省輕工業局列為全省80家重點企業之一。但是,造紙廠產生的廢水、廢氣、粉塵和噪音,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影響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群眾意見極大。由于污染問題,特別是廢水污染無法得到徹底的解決,為遏制工業污染,確保水系安全,1984年底,息烽縣造紙廠并入息烽縣酒廠。
  
  【尾記】
  
  曾經風靡一時的息烽造紙就這樣凋零了,如一場大戲的落幕,它悄無聲息地駐足在了歷史的某個章節,成了地域文化的一種記憶,既清晰可辨又遙遠模糊,留給后人無數的遺憾與感想。
  
  息烽古法造紙術也就這樣一點一滴地被現代文明吞噬著,最后消失,不留痕跡。寧靜而悠遠的意境也一點一滴的破碎、跨塌;原汁原味的石頭砌的石灰池、樹皮、茅草蓋的作坊,吱吱作響的碾軸和偶爾“哞”地歡叫的黃牛,逐漸成為遠去的風景。
  
  歷史留給后人的不僅僅是記憶,更有深刻的教訓和啟示。造紙術作為中華民族的“四大發現”之一,是一種文明高度的象征。息烽古法造紙作為息烽文化一個符號,同樣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據查,貴州省在90年代就開始關注貞豐、丹寨、烏當、盤縣、安龍等地的民間造紙工藝。近年來,一部分工藝被列入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些能工巧匠也被列為傳統技藝的傳承人。
  
  想當年息烽造紙能夠獲得那樣的聲譽,不知道品牌的孕育曾經經歷了多么漫長的歲月,但正如一座豐碑,樹起來不易,倒下去卻是頃刻之間的事。今天,息烽古法造紙術已失落在歷史的深淵。但作為一個地方民族的文化符號和文明淵源,加強對西、南二山造紙的研究與開發,必將給我們帶來一個華麗的亮相,給新時代一個歷史的驚艷!
  
  
分享到: 下一篇:逆勢前行的江蘇造紙工業
  • 【我要印】印刷廠與需方印務對接,海量印刷訂單供您任意選擇。
  • 【cpp114】印刷機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對接,讓客戶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購低于市場價5%-20%的印刷耗材,為您節省成本。
  • 【印東印西】全國領先的印刷品網上采購商城,讓印刷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