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停風暴 造紙企業生死劫
2013-09-25 10:29 來源:中國經濟和信息化 責編:陳莎莎
- 摘要:
- 274家企業、621萬噸產能——7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今年淘汰落后產能造紙企業的首張名單。隨后公布的第二批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名單,火力再次指向造紙業——67家企業共計約120萬噸產能要強制淘汰。
當時,美利紙業是在業內一片叫好聲中上的白卡紙項目。雖然郭永新在綜合分析后,給出的建議是最好別上。“你說的都有道理,但我們還是要上,并且千方百計賣出去。”顯然,美利紙業的老總根本沒有聽進這些忠告。2012年的巨額虧損更是讓他吃盡了苦頭。
如今,造紙行業早已告別了“躺著都能掙錢”野蠻生長時代,轉身陷入了產能過剩泥潭下的虧損時代。過慣了好日子的造紙企業,如坐過山車一般,迅速沖入谷底。
轉型謀生
壞日子里也并非全是壞消息。隨著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二批淘汰落后產能名單出爐以及諸多利好消息放出,造紙板塊迎來一波上漲行情。但這卻讓分析師們直呼“看不懂”。
“此前第一批名單公布時,造紙板塊反應較為冷淡。相比第一批淘汰名單而言,第二批名單無論從淘汰產能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有所下降。目前造紙行業仍未回暖,行業形勢依然嚴峻。”一位造紙業分析師如是說。
值得注意的是,晨鳴紙業以28.42萬噸產能成為第一批名單中落后產能淘汰大戶。在產能重壓之下,以嫻熟的資本運作和收購兼并著稱的晨鳴紙業,也走到了“賣子求生”的地步。
近兩年來,晨鳴紙業頻做減法。關停海拉爾晨鳴、轉讓延邊晨鳴股權、整體出售晨鳴紙業齊河板紙有限責任公司、對武漢晨鳴一廠和吉林晨鳴進行停產改造升級一系列信息不時在其官網閃現。顯然,產品種類繁多的晨鳴紙業開始思考如何集中資金和資源做好高端產品。
面對主業不振、贏利難增的困境,晨鳴紙業等國內大型造紙企業紛紛主動謀求轉型。其中太陽紙業試水木糖醇生產業務,而晨鳴紙業加強了對武漢晨鳴生活用紙的投入。
太陽紙業副總監張敏向記者證實,木糖醇是在制漿過程中的副產品開發,標志著公司向產業鏈價值高端進一步延伸。因為其低成本屬性,未來很可能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而在造紙主業方面,目前主要通過公司內部節約挖潛來降低生產成本,盡量減少損失。
不甘在競爭對手面前落后的晨鳴紙業,近期瞄準了形勢較為樂觀、受經濟環境沖擊較小的生活用紙項目。其中武漢晨鳴將投資17億元,新建兩條高檔生活用紙生產線,形成年產13.6萬噸高檔生活用紙的生產能力。但是,隨著轉型紙企的不斷涌入,生活用紙生產領域的競爭陡然加劇,也蒙上產能過剩的陰影。不過,相比剛剛踏入這一領域的競爭對手來說,大品牌的日子可能相對好過。
“紙巾大王”李朝旺也許并不這么看。9月9日,這位維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維達國際)董事長承諾接受來自歐洲最大、世界排名第二的瑞典衛生紙品制造商愛生雅的收購要約。如果不出意外,這個成立30年之久并且已做到全國衛生用紙第一名和紙巾第三名的品牌,將以86.475億港元身價,消失在公眾視野。
維達國際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公司營業收入為33.14億港元,同比增長14.8%;凈利潤2.84億港元,同比增長10.1%。李朝旺帶著這樣一張看上去很美的成績單激流勇退,是提前嗅到了生活用紙產能過剩的氣息,還是圈錢走人另有所圖?
分析認為,今年上半年,生活用紙行業因為價格戰和產能過剩,形勢已大不如前。連1號店都開始五折甚至白送衛生紙了,這種情況以前從來沒發生過。此次收購,處于中國紙業產能過剩、行業面臨洗牌之際,愛生雅趁機發起收購,可能意在打通國內渠道。
此次關停風暴,讓身處世外、本應從中獲益的大集團紛紛面臨轉型謀生的困局,更何況已經深處暴風眼中的小企業們,他們的生存狀況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生死迷局
生存還是死亡?對一些小紙廠來說,已經沒有了選擇余地。
低端產品嚴重同質化、大打價格戰、肆意污染環境,這些因素足以宣判他們多次“死刑”。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沒有納入任何統計數據的隱秘群體,屢次以攪局者的身份出現,并且每次都做著垂死掙扎。
一位多年從事造紙行業的專家告訴記者,中國造紙協會統計的規模以上企業達3500家,但目前不成規模的小紙廠數量可能遠遠超過這些數字。
“鋼鐵行業現在大企業虧錢,小企業掙錢。而造紙行業無論大小企業都虧錢。”在郭永新眼里,以前日子好的時候,對小企業來說,能活一天就能賺到錢。那時候,企業為了不被淘汰而拼命擴張,如今,不僅賺不到錢了,而且連擴張的速度也不見得有行業形勢變化速度快。
據了解,在造紙行業中,制漿是主要的污染環節,其中草漿COD排放量占整個造紙行業排放量的60%以上,而目前小企業基本都是草漿生產線。
由于小型造紙企業產能偏小,使用大型環保設備無法實現規模經濟。因此,環保標準的提高會明顯增加小企業的支出,對產品的單位成本影響更大。小紙廠也由此成為環境污染的眾矢之的。
山東省濰坊市經信委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地規模以上的企業有147家,污染問題主要來自應該淘汰的小紙廠。一些小企業雖然有配套的環保設備,但是不是經常使用有待督查。目前,當地建立了幾個大的污水處理廠。“但錢都是政府出的,企業沒什么錢。”
小紙廠的污染問題一直是讓國家頭疼的一大難題,而每年出臺的淘汰落后產能名單也成了相關部門的必修課。國家雖然對淘汰企業有一定的資金補貼,但是實際淘汰的效果卻遠不盡如人意。
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造紙行業之前是強制淘汰,當時提出3年淘汰落后產能420萬噸,結果執行起來非常困難。“我們都不知道紙廠在哪里。”各地區用這樣的回答拒絕向有關部門上報落后產能。
直到2010年,國家對淘汰落后產能有了正式補貼,造紙企業才開始一窩蜂地往上報,多小的紙廠都來主動投懷送抱。問題接踵而至,企業報上來后,企業是否拿到錢就關停落后產能?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大部分企業還是講誠信原則,主動關停了落后產能,但總有拒絕離場的攪局者為了一己私利,使出各種手段騙取補貼。
為了拿到補貼,一些小紙廠甚至無所不用其極。比如,建新生產線,拿到補貼后再拆了;相同的設備,連續多年上報;多個紙廠均用一個紙廠的設備照片上報。
缺少監察執法權,也讓有關部門在這件事上十分困惑。盡管有些企業被當地居民舉報,但不聯合環保、工商、稅務等部門一起前往調查,被拒之門外是常見的結果。
今年3月份,有關部門接到群眾舉報信,說廣東省某村莊紙廠存在上報后未按期拆除設備的現象,但當有關部門拿著批示趕到被舉報紙廠時,他們早已收到消息搶先把設備拆除了。這種捉迷藏式的執法現象,僅僅是目前小造紙廠垂死掙扎的一個縮影,也是淘汰落后產能遇到的最棘手難題。
“從表面上看,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每年都能完成,但實際效果并不像統計上來的數據這么簡單,里面有很多問題。”該人士打了個比喻,就好比一袋米里有一半已經發霉,上邊給你錢,讓你挑出來發霉的米,實際發霉米早該挑沒了,可還在挑。
從地方每年上報落后產能數量來看,國家已經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補貼,應該不存在落后產能了。但事實上,報上去的產能里,依然還有很多是沒有淘汰的。
此番關停風暴掠過,造紙企業的生與死牽動著整個行業發展的敏感神經。但是,如果不能根治造紙業產能頑疾,再強的風暴都很難成為一劑助推行業有序發展的苦口良藥。
- 相關新聞:
- ·海鹽開展造紙行業整治情況專項督查 2013.09.03
- ·造紙產業高速發展 落實大循環理念是關鍵 2013.08.26
- ·造紙企業密集融資 因主業虧損倒逼轉型 2013.08.12
- ·黑龍江5家造紙企業因產能落后遭淘汰 2013.08.06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