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踊蹿市场营销有限公司

  • 用戶名
  • 密碼
  • 產品
供應
求購
公司
資訊
展會
評論訪談專題話題印搜動態
國內國際環保視頻產品導購
活動展會設備印品世界
行業動態企業動態營銷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統計商機
印前印中印后包裝器材耗材油墨
膠印數碼標簽CTP紙箱創意絲印柔印其他
展會專題企業專題資訊專題技術專題
文化人物社會
展會預告會議預告展會資訊國內展會國際展會推薦展會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您當前位置: CPP114首頁> 新聞頻道> 國內> 正文

“非遺+網絡直播”為活字印刷圈粉

2018-05-28 11:28 來源:中國網信網 責編:張曉丹

摘要:
為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積極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非遺保護手段,提高并引導全社會尤其是年輕人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光明網以此為契機,在中央網信辦移動網絡管理和文化部非遺司的大力支持與指導下,把握移動互聯網傳播規律.

    【CPP114】訊:為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積極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非遺保護手段,提高并引導全社會尤其是年輕人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光明網以此為契機,在中央網信辦移動網絡管理和文化部非遺司的大力支持與指導下,把握移動互聯網傳播規律,利用內容選題、技術制作等傳統優勢,充分調動多年來扎根文化領域所積累的優質資源,與斗魚網絡直播平臺開展50場《致•非遺 敬•匠心》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直播活動,并制作相關傳播產品,累計閱讀量1.27億。


  其中,木活字印刷直播采訪于2017年6月22日在浙江溫州瑞安東源村中國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館進行。活字印刷術是我國古老的四大發明之一,承載著中國傳統智慧與文化精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2010年“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期,《致·非遺 敬·匠心》之木活字印刷圍繞“木活字印刷”的前世今生,以及如何讓古老的非遺在當代社會“活”態傳承與發展,開展直播訪談及融合報紙、App、微信、微博等多種形式的報道。


 一、采編過程


  (一)創新傳播 讓大眾“零門檻”“無障礙”接觸到非遺


  非遺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在傳統傳播渠道的推廣過程中不僅傳播成本高、受眾接受效果也并不明顯。直播形式打破了傳統訪談的模式化與空間局限,報道的時間、空間更加具有靈活性、貼近性。


  本次直播地點也是木活字印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超輝的祖宅舊址,位于村子背靠的一座大山腳下,已有200余年歷史。從瑞安市驅車一個多小時抵達東源村,與許多新農村相比,這里更加原生古樸,移動網絡直播對這里而言更加是從未聽聞的新事物,環境、條件與通常的直播訪談要求相差甚遠,僅是手機信號都極度不穩定,但是光明網團隊依然決定大膽一試,最終這場與文化名人的移動網絡直播訪談在山風、山雨中如期順利完成。


  (二)約請專家第一時間發聲 促進非遺傳播理論建設


  為了深入挖掘非遺技藝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報道組特別邀請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張頤武教授做客本期直播訪談。作為著名評論家、文化學者,張頤武教授的祖籍就在本次直播地浙江溫州,而這也是他回到家鄉第一次用移動網絡直播的形式講述家鄉的文化歷史,向年輕人傳遞非遺所蘊含的人文價值。訪談直播中,張頤武教授的祖籍就在本次直播地浙江溫州,而這也是他回到家鄉第一次用移動網絡直播的形式講述家鄉的文化歷史,向年輕人傳遞非遺所蘊含的人文價值。訪談直播中,張頤武教授首先肯定了移動網絡直播這種形式對非遺“活態”傳承的有效助推作用,同時為網友講述了家鄉的非遺從過去到現在應用場景和人群的變化,并對非遺未來的發展提出了見解。


  (三)運用移動網絡直播讓年輕人了解非遺 回溯鄉愁


  在斗魚平臺直播過程中,本期直播的在線互動提問8萬余條,這些網友絕大多數都是90后、00后,許多網友在看到直播的第一時間就發出感嘆“這原來是我家鄉的非遺啊!辈簧倬W友在觀看直播的同時留言說,直播這種形式能讓印象中束之高閣的非遺與年輕人聯系更緊密,更加通俗易懂、形式更靈活,也讓年輕人對非遺由事不關己到開始關注并喜愛。


  二、社會效果等情況


  (一)吸引百萬年輕人關注 移動網絡直播為非遺“圈粉”


  本次“木活字印刷”直播時長90分鐘,總計在線觀看量達120萬人次。直播結束后,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以直播內容制作適合不同端口訪談報道內容,光明日報發表《非遺直播 “活”才會火》文章,光明網發布《活字印刷——削竹片為行 雕板木為字》專題,《東源村的木活字修譜師》圖片故事等豐富的報道內容,并分別在光明日報APP、光明網、微信、微博、直播平臺同步傳播,共計PV530萬;發表的多篇文章,被人民網、中新網、搜狐網等多個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及門戶網站轉載。


  (二)首創“非遺+移動網絡直播”模式 高流量同時追求高價值


  光明網在中央新聞媒體中首創“非遺+移動網絡直播”的模式后,多家網絡直播平臺紛紛上線非遺直播。自此,掀起了一股非遺直播熱潮。音頻、視頻、文字全方位互動的直播形式,讓充滿中國元素與特色的文化故事,以更加生動鮮活的形式講述好、傳播開,產生事半功倍的疊加效應。不僅讓古老的文化“活”起來,還幫助一些相對小眾的文化形態發現粉絲,讓冷門的文化“火”起來,給非遺及非遺傳承者們提供了一個面向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展示舞臺。


  (三)推動形成人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氛圍


  中央網信辦領導在評價光明網“致非遺敬匠心”項目時認為,光明網創新運用網絡直播開展非遺正能量直播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嘗試和,也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文化和旅游部領導評價光明網項目時說,非遺的教育和普及,與傳承人的態度和作為密不可分,越來越多傳承人參與到直播中來,對于推動形成人人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年的眾多直播平臺當中,應該說光明網直播是最成體系、最有規劃、最成規模的,雖然其他很多直播平臺也做了,但是光明網這一場的直播效果是最突出的。


  (四)助力非遺創新傳承 提振傳承人文化自信


  直播活動幫助非遺傳承人試水和體驗新興傳播方式,百萬級的在 線量,面對面的交流,提振非遺傳承人的自信,“臨場感”的溝通與互動更易被年輕人接納。不少手工技藝傳承人在直播中就接到了許多希望拜師學藝的申請,讓老一輩傳承人看到了這項技藝的未來。


  木活字印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超輝表示,木活字印刷的傳承離不開創新,非遺的傳播也需要借助光明直播這樣關注傳統文化、理解傳統文化的新媒體平臺進行推廣和傳播,吸引年輕人關注,把傳統文化失去的受眾拉回來。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院長駱芃芃稱,該項目非常具有前瞻性,用大眾年輕人所喜愛的新媒體來做這樣的直播,參與的人群更廣、人數非常多,效率非常高,宣傳力度很大。


  在50場網絡直播結束后光明網還對傳承人進行了受訪者滿意度調查。根據反饋分析發現,82.86%的傳承人對《致·非遺敬·匠心》系列直播表示非常滿意,100%的傳承人對移動直播這種新型傳播形式的實時互動的體驗表示非常好。100%的傳承人認為通過網絡直播等新型傳播渠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全方位傳播,推動傳統文化的“活態”發展有幫助。


  (五)“非遺+移動網絡直播”引發主流媒體集中關注


  多家媒體對《致•非遺敬•匠心》系列直播活動也進行了相應報道!度嗣袢請蟆10月12日05版刊文《網絡直播正從“顏值”向價值轉型》,其中以本次系列直播為例論述“傳遞文化和價值,網絡直播大有可為”。《中國文化報》頭版刊文《“非遺+直播”,奇妙無窮》!豆 明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北京日報》等刊發了《非遺直播秀黔西南服飾文化》《非遺直播 “活”才會火》《新媒體為非遺傳播賦能》《非遺+網絡直播:讓非遺“活”在大眾身邊》等重要稿件。新華網、人民網、騰訊網、搜狐網、鳳凰網等對活動內容進行了相應報道。


  推薦理由:《致•非遺敬•匠心》主題系列直播,與十九大報告中“堅定文化自信”的要求緊密契合,符合當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播的核心方向。在3月13日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表示,利用好文化遺產,首先是讓人民群眾“無障礙”“零門檻”接觸文化。光明網“非遺+移動網絡直播”的創新形式,突破了地域限制,直播及時、互動精準的傳播方式不僅讓古老的文化“活”起來,也實現了讓人民群眾“無障礙”“零門檻”接觸文化。同時,讓活躍在網絡中的年輕群體對非遺從漠不關心到關注和喜愛,讓地處深山、偏遠地區極少曝光的非遺傳承人得到大量關注,并幫助他們尋找到了非遺傳承與發展的新思路。

分享到: 下一篇:“限塑令”十年效果如何? 快遞外賣包裝有待綠色化
  • 【我要印】印刷廠與需方印務對接,海量印刷訂單供您任意選擇。
  • 【cpp114】印刷機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對接,讓客戶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購低于市場價5%-20%的印刷耗材,為您節省成本。
  • 【印東印西】全國領先的印刷品網上采購商城,讓印刷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