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科學種植桉樹推進林漿紙一體化項目
2005-08-22 08:55 來源:中華印包網 責編:ge ran
按照“以存量換增量、以增量促發展”的思路,海南省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戰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培育壯大優勢產業,一批節能、生態、水保重點項目相繼實施和建成,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實力有效增強。這項工作也在如何保護生態與環境方面產生了不同意見,桉樹的擴種問題最近就在海南引起了一些爭議,省委、省政府從善如流,廣泛聽取來自各方面的意見,通過對相關問題的科學論證和有效引導,在實踐中促進了經濟與環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有力地推動了科學發展觀的樹立和落實。
“生態功能”究竟如何
引進大型企業,啟動大型項目,建造經濟“航母”,是海南全面、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部署。早在1997年12月,海南省“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經國家批準實施。1999年2月6日,海南省人大二屆二次會議通過《關于建設生態省的決定》,7月30日又在省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上批準《實施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
《綱要》指出,近期“大搞植樹造林,實施350萬畝漿紙林工程”,在生態產業建設中“紙漿林工程要營造 350萬畝以馬占相思、桉樹、加勒比松為主的漿紙林,年產木材300萬立方米,為金海造紙廠提供造紙原料”。據了解,海南現有桉樹、馬占相思、木麻黃樹林約250萬畝,其中部分林木由于管理水平低,尚屬低產林。因此,許多人擔心商品林提供木材量不足,天然生態林必會遭到砍伐破壞導致環境惡化、水土流失,海南有可能失去生態優勢、旅游優勢;有人則把發展桉樹與保護生態環境對立起來。
對于人們的擔心和議論,海南省領導認為,爭論的焦點并非桉樹的經濟效益,而是桉樹的生態功能、生態效益。對此,中國林科院熱林所、西南林學院、云南省林學院的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早有定論,他們曾運用具體測試數據進行對比,證明桉樹消耗的水分和養料比其他植物少,世界上有50%—60%的造紙木漿原料來自桉樹。專家指出,“不能用熱帶、亞熱帶原生闊葉林所具有的生物多樣性來要求桉樹人工林。”至于造成地力下降的原因,他們也認為并非樹種本身,這與樹種選擇、造林地條件選擇、經營水平及收獲措施有很大關系。國內外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所謂桉樹的缺點和問題,是由于所在地區對人工桉樹林的種植與經營管理不好所致,癥結不在桉樹本身。
科學植桉與科學經營
6月下旬,省里又邀中國林科院等單位的8位專家來到海南,向海南1200多名機關干部、經濟部門人員介紹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以翔實的數據介紹了桉樹的生物學特性、生態和經濟價值、豐產和可持續經營的措施。他們認為,“種植桉樹是一種生態產業,桉樹是生態效益之樹、富民之樹,只要適地適樹,科學經營,就能發揮其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苯涍^科學論證,當地逐步形成共識:桉樹諸多優點是其他樹種不可比擬的,桉樹是紙漿工業的“綠色黃金”,是人工用材林的重要選擇。
為了強省富民,海南省委、省政府一方面抓住這一典型事例,對廣大干部群眾進行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教育;同時為充分發揮桉樹產業的資源優勢,根據專家開出的“良方”,把全省2790萬畝森林劃分為生態公益林(1334.5萬畝)和商品林(1445.5萬畝),并且科學而具體地劃分了自然生態保護區和商品林區(種植桉樹等樹適生地區)、農業經濟作物區。政府和企業還采用“三七開模式”、“租地模式”和“公司+農民”、“公司造林”等合作方式投資造林,提高土地租金和木材收購價格,以增加農民收入,全力推進項目實施,廣泛發動社會各界投入漿紙林建設。
海南通過經濟工作中的典型事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取得了推動實際工作和教育干部群眾的多方面效果。實施“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后,打破了過去林紙分離的傳統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造紙企業為主體,通過資本紐帶和經濟利益將造紙企業與營造造紙基地有機結合起來,建設造紙企業和原料林基地,形成以紙養林、以林促紙、林紙結合的產業化新格局,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