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書刊印刷企業發展淺析
2007-04-06 00:00 來源:科印傳媒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一、書刊印刷業概況
改革開放初期,由于舊的印刷業管理體制、管理方法和管理觀念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印刷業發展的需要,造成了印刷業的盲目發展。至1997年,我國印刷企業的數量已達到18萬家。1998年至2000年6月,新聞出版總署、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對全國印刷業進行了清理整頓,整頓后全國印刷企業數量從原來的18萬家壓縮到15萬多家。其中,印刷企業82189家,復印、影印、打印企業69766家。印刷企業中包括出版物印刷企業8152家、包裝裝潢企業20409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業53628家。新聞出版總署從1991年實行書刊印刷定點制度,將出版物印刷企業分為四個等級:國家定點企業、省級定點企業、印刷許可企業和專項印刷企業。2000年6月的統計數字表明,8152家印刷企業中包括307家國家定點企業、894家省級定點企業、4108家印刷許可企業、2843家專項印刷企業。
國務院于2001年8月2日頒布實施了新的《印刷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新《條例》在印刷業行政管理體制、印刷業對外開放、打擊非法印刷活動等方面做了重大修訂。如《條例》第四條規定“國務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印刷業監督管理工作”。這一規定理順了印刷業管理體制,解決了政出多門的問題。又如,《條例》的第十二條規定:“國家允許設立中外合資經營印刷企業、中外合作經營印刷企業,允許設立從事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的外資企業”。這是進一步加大印刷業對外開放力度的一項重大舉措。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書刊印刷企業逐步擺脫了來自多方面的干擾和束縛,認清了形勢,根據各企業的不同情況大膽探索,努力工作,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2000年1152家書刊印刷兩級定點企業(其中國家定點301家、省級定點851家)主要經濟指標統計數字看:1152家定點企業2000年完成的工業總產值為138.03億元,比上年增長7.27%;工業銷售產值為138.85億元,比上年增長9.65%;產品銷售收入為67.54億元,比上年增長6.45%;產品銷售成本為50.76億元,比上年增長4.94%。兩級定點企業職工總數為29.32萬人,職工工資總額24.28億元,比上年增長1.37%,人均年工資8279.61元,比上年增加532.35元,增長6.87%。國家定點企業中,盈利單位有211家,占70.1%,利潤總額4.51億元,比上年增加29.97%;虧損單位有88家,占29.2%,虧損額1.51億元,比上年下降2.58%。盈虧相抵共實現利潤3億元,比上年增加1.08億元,增長56.25%。
此外,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與北京印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對分布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0家印刷企業進行了調查,其中北京印刷集團公司8家、天津新聞出版局6家、上海印刷(集團)有限公司12家、重慶市新聞出版局3家、中國印刷總公司6家、中央各部委在京印刷企業20家、在京部隊印刷企業9家、其他在京印刷企業11家,分布在各省新聞出版系統的印刷企業75家。這150家印刷企業2000年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 42.8億元,比上年同期降低1.2%;工業銷售產值(現價)42.2億元,比上年同期提高 1.2%;產品銷售收入42.6 億元,比上年同期降低4%。這150家企業實現利稅5.6億元,比上年同期提高9.8%;其中利潤為1.4億元,比上年同期提高48.7 %。150家企業人均創利稅為6900元,人均工資為11405元/年。150家印刷企業中盈利企業 115家,占76.7%,其中盈利100萬~300萬元的31家,300萬~1000萬元的11家,1000萬元以上的5家,實現利稅500萬~1000萬元的32家,1000萬元以上的11家。從以上的統計數字看,除個別指標外,主要經濟指標都略有上升。這主要是印刷企業的領導帶領全體職工根據各自的不同情況,不斷總結經驗,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不斷進取的結果。盡管還有一定數量的虧損企業,但大多數企業都已擺脫了計劃經濟的束縛,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站住了腳跟。
二、當前印刷業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在“九五”期間,印刷業加大了技術改造力度,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但是,也應該看到在當前改革攻堅和社會轉軌時期,我國印刷業仍存在很多突出問題。
1.總量失控,過散過濫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印刷企業隊伍不斷壯大,由于宏觀調控不到位,加之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出現了投資失控和大量的低水平重復建設,造成了市場資源的極度浪費。據1998年底統計,我國有各類印刷企業18萬家,是1979年印刷企業總數的幾十倍,2 000年經過清理整頓壓縮到15萬家,但印刷能力還是大大超過市場需求。
2.生產規模小,設備落后
當前印刷企業的生產規模相差懸殊,除國有大中型企業及新建的三資企業外,大多數企業規模很小,據統計,8000余家出版物印刷企業中,固定資產凈值超過千萬元的不足400家,僅占5%。很多企業目前的主要設備仍是國際上早已淘汰的01單色膠印機和05雙色膠印機,有的還繼續使用鉛排、鉛印工藝設備,質量難以保證。
3.產品結構不合理
在兩級定點,尤其是新聞出版系統的直屬企業中,政府指令性保護的教材、教輔任務在業務量中所占比重過大,企業生產品種單一,業務不足。
近期,新聞出版總署和教育部聯合印發的《中小學教輔材料管理辦法》重申對教輔材料出版、發行和使用進行清理整頓,對教輔材料的出版實行總量控制,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這必然會影響出版物印刷企業的經濟效益。
4.產業結構不合理
高消耗、高成本、低水平、低科技含量的企業過多,低層次印刷能力嚴重過剩,地區發展不平衡。低水平重復建設造成各企業之間生產方式、工藝技術、設備構成、管理模式大同小異,不能形成企業的自身特點。印刷業的地域分布也極不平衡,人才、技術、業務流向東南沿海地區,拉大了中西部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的差距。
5.外資企業的威脅
目前國內已存在幾千家外資企業,他們資金雄厚、設備先進、管理科學、產品優質,正在逐漸占領國內印刷市場。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150家企業2000年銷售收入總計為42.6億元人民幣,而美國當納利印刷公司一年的銷售收入是5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79億元;日本的凸版印刷公司一年的銷售收入是4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55億元,國內150家企業的銷售總額也無法與美國、日本一家企業相比。由此可見,外資企業在國內的發展必將會極大地沖擊國內印刷企業。而新《條例》在對外開放上的新舉措和加入WTO的現實,都將促進外資印刷企業在國內的發展。
6.組建集團的沖擊
近年來一批有實力的印刷集團、報業集團、出版印刷基地、包裝印刷基地的建設,對很多單打獨斗的書刊印刷企業無疑也是一個巨大沖擊。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