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市場的要求 改進農產品包裝
2007-05-06 00:00 來源:醫包協會網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摘要:從農產品收獲終端到消費的農業產后經濟的強弱,直接決定了一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農民收入。通過對包裝在農產品的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中的作用的分析,說明要擴大出口創匯、增加農民收入,除了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外,改進農產品的包裝設計、提高農產品的包裝價值,無疑是更為有效的辦法。
一、改進農產品包裝的必要性農業產后經濟是指農產品從收獲到進入終端消費之間相互連接的諸多環節。
包括收獲后產品的分級、包裝、保鮮、儲藏、加工、運輸、銷售等經營與管理過程,是與產前、產中相互關聯的經濟環節。農業產后經濟,有利于發揮地區優勢,為中西部地區、中低收入農戶、糧食主產區、以農為主的農戶等“兩中兩主”型區域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開拓新的就業和收入渠道;可以減少農產品腐爛、變質等農業產后環節的浪費,緩解農產品供求上相對過剩的矛盾,促進土地資源和農產品的雙重節約。如湖北大冶靈鄉、劉仁八、殷祖、陳貴等地盛產柑橘,以前有上萬畝的種植面積,然而只有60%的柑橘成為商品,而且價格極低,其余的幾乎全部爛掉。當龍頭企業靈溪風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以后,大搞桔片深加工,產品滯銷才得到解決,并將拉動農業種植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前產品質量的提高,延長價值鏈和產業鏈。
包裝是現代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營活動的重要內容,是產品進人市場之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包裝通過保護商品、方便流通、宣傳商品、塑造商品形象、增強產品美感來改變消費者的需求偏好,增加商品的銷售量和市場占有份額,為產品創造更多的商機。據調查,有代表性的產品其銷售的90%成績屬于包裝。國際貿易中心包裝顧問索爾茲伯里曾評價說,現代的推銷方法要求產品具有頭等的外觀,消費者在判斷一個商品的質量,首先是看它的外觀,以它為根據判斷商品的好壞。而農產品因受其生理特點的制約,一般很難較長時間在各地都得到新鮮供應,從而造成其供應的產地與非產地、旺季與淡季的較大差別,應選擇經濟有效的包裝袋來延長其貨架壽命。如采用淀粉薄膜包裝,青椒的還原糖減少最少,可保持其外表新鮮、氣體交換和呼吸代謝正常。包裝勞動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對農產品的價值提升和價值實現關系極大。
加入WTO以來,農產品的國際貿易不斷增加,同類產品的差異性減少,品牌之間使用價值的同質性增大,任何一種產品都會有很多生產者蜂涌同一市場,產品使用價值的可識別性差異越來越模糊。這時產品的品牌形象日趨重要,塑造產品的品牌形象、提升產品附加值,就必須在包裝上下本錢。僅2000年有關包裝方面的11BT和SPS有:波蘭通報“煙草產品警示標志的衛生部規章”(文件號:TBTOOa,8`2),日本通報“鹽漬農產品質量標簽標準”(文件號:TBT00/4g3),牙買加通報“預包裝產品標簽規格標準草案”(文件號:TBT00/484),捷克通報“關于食品標簽方法的農業部法令草案”(文件號:TBT00/521),美國通報“食品標簽一健康聲明”(文件號:SPS/N/USA/341),澳大利亞通報“包裝材料和進口集裝箱”(SPS:N/123)。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委員會(FDA)規定,美國所有食品的包裝標簽中,除了應對包裝的食品作通常的說明(名稱、重量、構成、保質期、食用方法、生產單位、條碼等)外,還應包含營養成分的說明。這就要求進口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從設計、生產制作到消費后的廢棄物處理都完全符合環保標準的包裝,即用料最少,節約能源和資源,包裝廢棄物最少,易于回收再利用循環;包裝材料能自行降解,掩埋后能很快腐爛分解,自消自滅,不污染環境;焚燒時不產生毒氣和二次污染。易于產生新能源。
我國農產品及加工品在傳統包裝上存在許多問題,不符合1~I`0包裝要求。如我國農產品傳統包裝要么采用不透明包裝材料,要么是塑料包裝加以真空處理以使其與空氣隔絕,前者無法使顧客直觀挑選,后者則較為復雜且成本相對較高。對于保鮮包裝袋多采用化學殺菌劑和PE薄膜包裝,這樣不僅用后的廢棄物不能生物降解而污染環境,水分容易蒸發,而且水果蔬菜中會戮留有毒物質。國際衛生組織認為,塑料廢棄后可能造成白色污染,它們千年不爛、不降解。我國包裝對商品性能、產地、用途、質量、價格、規格、等級、主要成分、生產者、有效期限、使用方法、售后服務及服務內容沒有真實明確的標示,常被起訴包裝欺詐和侵權。我國包裝耗材過多、分量過重、體積過大、成本過高,裝潢過于華麗,說詞過于溢美,浪費了資源,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二、改進農產品包裝的可能性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做強農業產后經濟,擴大出口條件極為有利。我國提高農產品包裝價值的前途光明。一是政府重視。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農產品的紙包裝,在“九五”規劃29項重點開發的綠色包裝項目中,紙包裝就有14項。“十五”規劃為我國紙包裝指明了發展方向:高強度、低克重、多功能。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書記李傳卿在全國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局長會議上強調按WTO/TBT規定,2002年我國部分食品及其包裝物檢驗合格方可加貼市場準入標志。二是我國紙包裝材料廣,造價低。現代包裝有四大材料一紙、塑料、玻璃、金屬,國外農產品及食品包裝一般采用紙包裝,糧食制品(大米、面粉等)用紙器,新鮮蔬菜用紙袋,果品先裝紙袋再用紙箱。我國紙包裝的原料廣、造價低,不浪費資源,便于回收和自行降解。紙漿模塑原料主要是各種植物纖維。如生產豆腐的下腳料豆渣,它與紙漿、氫氧化氨以100:10:5比例進行混合,在水溶中5O℃~80℃加熱2小時,然后過濾,模壓后在干燥爐中干燥。該產品重量輕、強度高、不透水,3個月可在地下降解。又如天然蘆葦可制作食品包裝盒,JAPAN—MANAGEMENT有限公司從中國進口銷售,其熱值低、抗油、抗水,60天—90天可自行分解。再如以小麥秸桿纖維和麥粒中的淀粉、土豆淀粉為原料可做紙板包裝盒,稻草、甘蔗渣、糠殼等農作物纖維均可做綠色包裝的原料,還有天然植物如竹、草、灌木、柳條等均可開發天然綠色包裝材料,我國竹資源占世界第一位。三是我國可以發揮后起國效應,借鑒發達國家已開發出來的新的綠色包裝成果。發達國家紙包裝有80多年歷史,而目前又開發出許多新技術,如美國農業部專家已開發出一種更好更便宜、對環境有益的快餐包裝新材料,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涂在水果上、可與水果一起吃的、能防止熟透的水果很快腐爛的保護膜。日本千葉縣農業試驗場開發出一種低成本而不降低質量的特殊滲透膜、以調節包裝氣體濃度的水果運輸包裝新技術;日本一家包裝公司利用豆腐渣制成一種適于面、肉、水果、鮮花等包裝的食用紙。我國包裝行業已上升到國民經濟40個主要行業中的第14位,提高農產品包裝價值和包裝技術雖然任務艱巨,但前途一片光明。
加入WTO后我國有—個多邊的貿易環境,盡管綠色包裝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阻礙發展中國家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擋箭牌,但綠色壁壘是以環境法規、環境標準為核心內容的新型非關稅貿易壁壘。我國人民的法律意識、色包裝意識在增強,不僅有國內的各種綠色認證,各企業也在積極申請國際標準化組織起草和頒布的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制度》,即“綠色產品”和“綠色包裝”的統一標準認證。
三、改進農產品包裝的對策
1.提高包裝意識,加強農產品包裝。
我國的主要貿易對象是發達國家,由于中國的經濟與科技水平相對落后,國民的環境意識與消費者的綠色意識比較薄弱,在貿易方面許多產品的環境技術規章、技術標準、合格認定程式以及對綠色包裝、標志、標簽的要求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出口時很被動。其中產品環境標準與世貿組織的關系最為密切,是環保技術壁壘的關鍵組成部分,而此類標準恰是中國環境標準中最為薄弱的環節。人世以來,中國與歐盟等地的貿易摩擦增多的原因在于“綠色壁壘”。因此,必須增強包裝意識,關注農產品的產后增值。
2.適應市場要求,改進農產品包裝。
要做強產后經濟,必須面向市場。從發達國家農產品產值構成看,農產品產值的70%以上是通過產后的儲運、保鮮、加工等環節來實現的。據了解,在美國整個農業產值中,種養業產值只占25%,產后的加工和營銷業產值占75%。當今,世界各國不再一味追求農業生產效益,而是追求整個農業產業經濟。特別是農業產后效益。產后農業是我國農業中最薄弱、也是最有發展潛力的產業。20世紀90年代初產后產值與采收時自然產值的比例,美國為3.7:1,日本為2.2:1,我國僅為0.38:1。由于我國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增加農產品的種植面積已不可能,“果菜賤傷農”問題十分突出。其出路在于加速走向市場,實現產后深加工和保鮮產業同步發展。在國內市場,使園藝產品參加大流通,建立低溫物流體系,實現“時空領域”的均衡供應。如果沒有貯運保鮮業的同步發展,就會出現大量的果蔬產品爛在田間。在國際市場,適應果蔬市場世界化趨勢,加速出口農業進程。
3.發揮自主創新能力,開拓新型包裝。
做強產后經濟,必須選擇經濟有效的包裝來延長農產品的貨架壽命和獲取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行業組織或綠色包裝的管理機構必須指導和組織我國農業企業積極爭取農產品的包裝通過ISO14000標準的認證,要對農產品的性質(耐濕性、脆弱性、糜爛性、侵蝕性等),農產品的形態(成型的、顆粒的、粉狀的),農產品的用途和運輸條件(長途、短途、陸運、空運等)進行研究;還要對包裝本身進行研究,如包裝本身所運用的包裝材料的性能及其運用范圍,重點考慮包裝材料的質地、強度等;健全綠色包裝市場體系,創造中國式的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空間;在CIS導入包裝后,則應在包裝的創意定位策略上下工夫。(1)找出同類產品所具有的獨特性,這是產品走向市場的第一前提。如用蘆葦編制的盛裝廬山云霧茶的幾何曲面包裝具有整齊、理智感,用仿鋁盒盛裝的信陽毛尖向消費者表白它也有溫柔,用泥壇型容器盛裝的孔府宴酒、四特酒,給人回溯歷史、展望未來的退想,小瓶裝的五糧液酒瓶上雕有翠竹,給人回歸大自然感覺,或通過防偽標簽,渲染一種貨真價實的氛圍。(2)尋找產品在銷售對象、銷售目標、銷售方式的差異,注意包裝圖形、色彩、文字、編排上消費群體的喜好和心理。(3)尋找產品在包裝外型、包裝結構設計方面的特色,如選擇什么樣的紙盒來突出產品的特色和視覺沖擊力。
轉載自:經濟論壇湖北社會科學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