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著百余年來當地印刷業的發展:清《絳縣志》
2007-12-28 00:00 來源:中華印刷包裝網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近日,筆者在下鄉調查文史資料的過程中,在絳縣毛家坡村張廣業家發現了一塊清代光緒六年(1880年)《絳縣志》木刻印板。該印板不僅記錄著《絳縣志》原版的本來面貌,也見證著百余年來當地印刷業的發展,對挖掘和研究絳縣的人文歷史提供了十分難得的實物資料。
該印板系梨木質地,呈長方形,長30厘米,寬22厘米,厚2.5厘米。正反兩面刻字,豎式排版,每面均為19行,每行20字。據查,當時《絳縣志》共14卷,該印板系第8卷“人物·上”第17和18面,詳細地刻記著北宋時期狀元張觀的業績:絳縣范柴村張觀于宋真宗時中狀元入仕,歷任監丞、通判、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等職,并先后出任杭州、開封等地知府。
他在位時勤謹政務,忠于職守。宋仁宗時期,針對當時自然災害頻發的現象,他進諫4條:“一曰知人;二曰嚴禁;三曰尚質;四曰節用。”在河北一帶連降大雨、水患嚴重的情況下,他又上疏,條陳“7事”:即“導積水以寬播種;緩催欠以省禁錮;寬刑法以賑淹獄;收屯田以罷歸復;罷工役以先急務;止配率以阜民財;通商旅以濟艱食”,為此深為仁宗賞識。為表彰其清正廉潔、敬業有為的節操,仁宗以飛白體親書一“清”字賜予張觀。
現年85歲的收藏者張廣業老人,介紹了此印板的來歷:光緒六年,絳縣知縣劉斌主持續修《絳縣志》時,因當時本地尚無印刷業,便委托縣城大商號“復盛和”承辦。“復盛和”系張廣業太祖張天順開辦,雖生意興隆,但只經營著雜貨、米面、棉花等,并未涉獵印刷。接此重任后,張廣業曾祖張富貴不敢怠慢,一邊派人四處精選梨棗木料,一邊親赴萬榮聘請刻版技師,繼而起早貪黑,親自督導,精雕細刻,歷經兩年,大功告成,效果甚佳,備受贊賞!督{縣志》印罷,完成使命的400多塊印板便存放于“復盛和”庫房棚上。1939年,日寇入侵絳縣,“復盛和”被強令拆除,《絳縣志》木刻印板也隨著主人一捆捆地運回毛家坡張家老宅存放,直到上世紀60年代尚保存完好?上旰平,基本散失殆盡,幸免于難的這塊也就彌足珍貴了。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