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數碼閱讀器問世 拋棄紙質圖書的第一步?
2008-01-08 00:00 來源:人民網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想當年,美國蘋果公司向市場推出首款iPod數碼多媒體播放器之時,很少有人遠見卓識意識到這將是IT“染指”文化的開始。如今,彈指一揮間,6年過去了,數碼音樂已經“大行其道”改變了傳統的音樂制作,人們欣賞音樂的方式也“與時俱進”隨之改變。
最近,類似iPod“灰姑娘變成公主”的故事又再度上演,只不過這次“T臺走秀”的不是蘋果公司的喬布斯,而是美國“網絡帝國”亞馬遜(Amazon)的CEO。
在人們的印象里,亞馬遜只是一個龐大的信息平臺,可近幾年來經不住數字技術的“耳濡目染",也開始“推波助瀾”,打造出一款名為“Kindle”的新一代數碼閱讀器。
人們不要小看這個像智能手機一樣的掌上“新玩意兒”,它的出現也許就是改寫圖書歷史,使人類最偉大發明之一—圖書被拋棄的第一步。
雖然在美國數碼閱讀器的銷量與iPod無法相比,但Kindle畢竟是“后起之秀”。它的重量只有290克,支持無線上網。強大的儲存功能可容納200本書籍,電池可供30個小時連續使用。顯示屏為6英寸,并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它與同類產品與眾不同的是屏幕并不發光,源于使用了一種電子墨水技術,這讓讀者的觀感如同真正的印刷書籍一樣。
對于喜歡在手機上閱讀的中國用戶來說,Kindle閱讀器最“搶眼”的地方在于它無需與電腦連接就可以直接下載書籍,這完全“仰仗”亞馬遜使用的是徘徊在中國十字路口的CDMAEVDO技術,使閱讀器可以像手機一樣與網絡保持實時連接。
要說下載的資費,均在1.99至9.99美元之間。這無論如何都低于紙質書籍的價格。特別是書籍版稅昂貴的北美。另外,用戶還可以通過它“走到哪,看到哪”閱讀電子報刊。但這種做法顯然觸及報社的利益?“亞馬遜”沒有知難而退,而是高瞻遠矚,“堤內損失,堤外補”,用網上圖書的盈利,彌補報業的虧空,使Kindle“乘風破浪”,繼續前行。
那么,電子閱讀器會不會和手機“合而為一”?電子閱讀方式會不會像手機那樣廣泛流行?答案顯然是富有挑戰性的。當然它不像iPod,僅僅局限于愛聽音樂的年輕人,而是涉及不同年齡的讀書群體。這就不免因此而形成一個消費群體的“分水嶺”,新生代越來越適應了新的閱讀方式.因為他們從小就習慣了對著電腦,手機等小屏幕的生活方式。而年長的人接受起來就不那么簡單。且不說放棄傳統書籍,就單憑聞不到新書的墨香,就足以使他們對電子閱讀方式望而卻步,敬而遠之。
但畢竟時代不同了,科學技術總要為社會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更何況,世界范圍的綠色,環保,節能,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這和e時代宗旨不謀而合,相得益彰。前不久,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由于在“減排”和環保方面所做出的貢獻,而摘取諾貝爾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這就像美國政壇現在最流行的話題一樣,你“綠”了嗎?如果“綠”了,馬上就像穿上一件時尚的風衣一樣。
就數字閱讀而言,中國并沒有“隔岸觀火”,等著“水到渠成”,一些媒體和手機運營商正在努力嘗試,優勢互補,即購買手機,“掌上”看報,報業也早已拉開了網上閱讀的帷幕。
而美國的Kindle和其他電子閱讀器一樣,要想“做大”,取得成功,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新產品,使之“覆蓋”或“超過”原有紙章閱讀的便利。同時,也需要低廉的價格以及快捷的網絡服務。
另外,電子閱讀器的推出不光是閱讀方式的轉變,也是整個文字產業發展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由于它的出現,人們在書店里將越來越少地看到大量的紙質書籍,龐雜的出版流程因此也會“瘦身”不少。不言而喻,數字技術縮短了材料收集、印刷、裝訂和運輸的過程,一本書從出版社到讀者手中,只需“千里姻緣”一“鍵”牽。
當然,新生事物總要經受困難的考驗,尤其是聲名狼藉的盜版問題,而說服那些堅信書籍永遠是人類不可超越的偉大發明的人,只是時間的問題。因為隨著e時代成長的人們不可逆轉的不斷壯大,“后古滕貝格時代”遲早會像冬日的瑞雪一樣紛至沓來。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