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造紙廢水的“零排放”
2008-07-30 09:14 來源:中國水網 責編:張奕波
2008年6月25日國家頒布了《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從2009年5月起造紙行業COD的排放權限為100mg/L,2011年7月分開始造紙行業COD的排放權限實現80mg/L,對氨氮、總磷、總氮、可吸附有機鹵素等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今年江蘇省提前要求造紙行業的COD排放權限值實現80mg/L,目前太湖流域的90余家企業基本上都采用了“動態平衡短流程”、“動態零排放造紙廢水處理技術”等。今年長沙也已經推廣了“動態零排放造紙廢水處理技術”預計今年可消減COD6800噸,消減二氧化硫1400噸。
專家們認為,“動態零排放造紙廢水處理技術”能將造紙廢水處理后達到全封閉循環使用,細小纖維經改性改良后全部回用,基本達到污水、污泥的雙“零排放”,成為比較成熟的自主創新技術。這項技術解決了造紙領域存在的四大“瓶頸”問題:廢水和污泥回用影響造紙產量和紙張質量的問題;細小纖維最大限度地回用緩解了污泥堆埋的二次污染和造紙纖維原材料緊缺的問題;處理后的造紙廢水最大限度地回用,大幅度降低了制漿造紙廢水排放量;解決了造紙企業多年來廢水治理。
“動態平衡短流程”這種清潔生產新技術的原理是基于制漿造紙過程生產用水的動態平衡理論:加入紙機抄造系統中的各種生產原料和化學助劑中,有相當一部分細小纖維、填料和助劑會進入紙機抄造系統各段所排放的廢水中,它們在濕紙頁中的留著比例,與紙頁定量、上網漿料配比、漿濃、漿速網速比、成形網網目、真空箱結構及真空度等紙機抄造條件有關。當紙機的各種抄造條件基本穩定時,上網漿料中的細小纖維、填料和助劑在濕紙頁中的留著率也就基本確定了。不管這個留著率大小如何,在紙機抄造系統的各段廢水不經凈化處理封閉循環回用的過程中,回用廢水中細小纖維、填料和助劑的含量都會隨著循環回用次數的增加而不斷增高。在循環回用到某一時間,回用廢水的濃度提高到某一個水平后就會趨向穩定,亦即建立起一種制漿造紙生產用水中各種物質濃度的動態平衡狀態。由于加入紙機抄造系統的原料都是抄造紙品所必需的物質,因此我們可以將廢紙制漿造紙生產過程中的各段廢水按水量和水質情況進行統籌安排,不經凈化處理而使之盡快在生產過程中循環回用,并控制整個系統的添加清水總量,使之等于制漿造紙過程中必須耗水量,就可以簡單有效地實現廢紙制漿造紙生產過程中廢水的零排放。
相比較兩種技術來看,前者重點從“清潔工藝”入手,十分重視在造紙各個工序上把污泥或者細小纖維“提取”出來,使得造紙廢水由混濁變清,為廢水處理由難變易乃至回用奠定了基礎;而后者則著重在改革造紙工藝上下功夫,努力在造紙各個工序上實現廢水、物料等的消耗與回用的平衡,同時,盡可能縮短造紙工序的流程,保證廢水的“新鮮”,為循環利用創造條件。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